Wednesday, July 22, 2009
裔記豬腸粉
在老街走過64年歷史‧裔記豬腸粉三代情
店名:裔記豬腸粉(也被稱為蕭氏)
創始年:1945年(64年歷史)
創辦人:蕭裔
掌門人:蕭康、方水金兩夫婦
傳奇:在茨廠街賣豬腸粉逾60年,雖然面對新興食店的沖擊,至今依然屹立不倒。
經營理念:無論是豬腸粉、醬料或佐料,都堅持自己制作,讓顧客可以嚐到最初的味道。
一碟豬腸粉、兩種醬料,三代情,讓裔記豬腸粉在老街走過64年歷史,但其背後卻危機重重!裔記成立年份大概就是在日本人撤離馬來亞那一年,由蕭裔及兩名太太共同經營,大老婆負責手工製作豬腸粉、醬料等,小老婆則負責門市,分工合作經營裔記豬腸粉。蕭裔製作豬腸粉的手藝源自其母親,而其母親的手藝,據說也傳自其祖父,惟確實的說法,已經無從考察。如今,幸好其兒子蕭康傳承了家族製作豬腸粉手藝,而且就算孩子無興趣接手,他也會確保豬腸粉手藝不會失傳。
豬腸粉與蕭家
堅持賣自制豬腸粉
早年蕭家的豬腸粉,都是在位於半山芭監獄對面的老家製作,直到18年前搬遷後,所有具有歷史價值的石質烹煮及製作豬腸粉工具,由於無法搬動,被迫舍棄在老家,無法被保留,成為了他們的遺憾。另外,新住所空間不足,但是為了堅持賣自制豬腸粉,蕭康惟有租用別人的工廠製作豬腸粉,每日凌晨3時到清晨6時,連同數名工人製作出一條又一條香滑可口的豬腸粉;醬料則由其妹妹負責。由始至終,裔記64年來堅持兩種醬料,即甜醬及辣椒醬,再搭配芝麻、食油等,搭配出數種口味,而且雖然裔記的豬腸粉只有簡單的搭配,但是卻讓裔記豬腸粉,聞名國內外的美食界,不少遊客逛茨廠街一定不會錯過到裔記品嘗豬腸粉。
危機
店鋪被遮擋生意受影響
一年前,店鋪被攤位遮擋,最夸張則是對方竟然以布遮擋了裔記大部份店面,讓人完全看不到裔記,別說是遊客,連熟客也曾經誤以為裔記結束營業。雖然多次向對方或相關機構反映,但是情況並沒有獲得改善,或許把裔記推向“邊緣”,而且生意也從高峰期每天售賣1000條豬腸粉,到如今平均每天只能售賣600條豬腸粉。另外,裔記到隔幾間的冠記雲吞麵的店鋪,都是在戰後由當時的聞人張郁才出資搭建,再分租給4、5個單位,其中裔記及金蓮記福建麵合租同一個單位,裔記的營業時間從早上7時30分到下午4時30分,接著才是金蓮記“接班”,所以該單位可說是24小時營業,不必關上大門。目前每個月的租金逾千令吉,但是,業主近來要求調高租金,一旦租金過高,屆時裔記不得不另覓地點繼續經營。
接班人
女兒力保老字號
蕭康的女兒蕭潤兒為了減輕雙親的負擔,毅然辭掉購物中心採購人員一職,回老店幫忙,並在丈夫的支持下接手老店,惟其母親方女士知道經營飲食業的辛苦,所以一直不贊成女兒接手。為了不讓老字號消失,潤兒接手的決心已定,並已經出店協助雙親打理裔記。
星洲日報/大都會‧2009.07.20
Thursday, July 9, 2009
凤凰饼家(2)
凤凰饼家位于思士街一座三层高建筑物里,在大众书局旁。早期这三层高独立建筑物共有八个单位组成,后来拆除的拆除,重建的重建,才形成现在的模型。
八个单位组成的建筑物,右边角头两个单位最先拆除重建,形成现在的大众书局(前身是勝美茶室),后来凤凰饼家旁左边的三个单位也被拆除,改建成唐城美食中心(为什么要拆??),现只剩下凤凰饼家与龙记肉干两单位为原本建筑物。
早期的八个单位如下:1.新九如餐室、2.龙记肉干、3.不祥、4.凤凰饼家、5.我来也肉干、6,7.不祥,8.勝美茶室。
现在的单位如下:1,2,3.唐城美食中心、4.凤凰饼家、5.我来也肉干、5.龙记肉干,7,8.大众书局。
其实在茨厂街,三层高的早期建筑物不多见,除了凤凰饼家这座外,在柏屏大厦旁还有一座,好象是“天天百货”边的青萍果服装店,但它只有两个单位,左右都是双层建筑物(除了重建的)。
如果在思士街的这座三层高八个单位被保留下来,它将是茨厂街一个特出的建筑物、一个特出的地标,如果还有如果⋯⋯
凤凰饼家(1)
品泉茶樓(2)
品泉茶樓(1)
第四代出擊,“品泉”老字號餅家東山再起!
從19世紀80年代曾祖父,至1890年爺爺黃日升在茨廠街開設品泉茶樓,爸爸黃泉漢在1960年接手近50年后,竟落得無后人繼承。 幸好兒子黃國東不忍祖業失傳,落得無人問津的慘況,最終決定放棄興趣,專注重振品泉。
黃泉漢感嘆:“這遲來的春天,總比沒來好。”
品泉的餅各式各樣包括皮蛋酥、江酥餅等,每天出爐的餅幾乎都是熱賣品。
若從1890年開始計算,品泉(Bunn Choon)餅家這老招牌,至少也存在了118年。 現年30歲的黃國東,是品泉第四代接班人,對于陳年往事記憶模糊,更別說是曾祖父當年的辛酸史。 黃國東很努力的記起曾祖父及爺爺那年代的情況,向《中國報》指出:“我的曾祖父打從以前就已經開做中式餅賣,是直到1890年,爺爺黃日升才正式開了品泉茶樓。”
在那個年代,茶樓是當時的餐館形式,分有早上賣點心,午市則煮炒,間中也有賣中式餅,生意相當好。
2003年茶樓結業
大約1960年,黃國東的父親黃泉漢,接手品泉茶樓生意依舊興隆,而且每逢到了中秋佳節,品泉月餅的銷量更是特別火紅。 黃國東只記得說:“當時,父親只是做中秋月餅銷售額已有幾十千令吉。” 不過只可惜父親欲退休,孩子卻無心接管,甚至連親友也沒有人願意接手,眼看一盤大好生意就快落沒,父親也有心無力。 于是2003年,品泉茶樓終結束營業。
黃國東坦言:“當下雖覺得可惜,不過做餅和接管生意是截然不同的事,我真的沒興趣。” 一個稱得上是百年品牌的老字號頓時消失,許多舊顧客都議論紛紛,百思不得其解,為何生意那么好,卻不持續經營? 這種“顧客不停詢問下落”的情況維持了好一段時間,同時,黃國東在這期間也認真的思考,顧客支持不斷,是否應該重振品泉?
三思之后,他決定重掛品泉招牌,東山再起! 從06年尾重新營業至今,事實也證明的他的“重來”是沒錯的。儘管黃國東每天凌晨4點開始工作,每天都能把餅賣完,日入約400至500令吉,他已心滿意足。 他承認,品泉重新出發的這條路的確是很順利。
“由于早前的機器仍保留著,加上各原料供應商都願意讓我先拿貨后付款,我所需投資的資本非常少。”
再者,有一班死忠的顧客一直以來的支持,重新開業至今不曾面對滯銷的問題,反而天天售罄。
現在,父親欣慰的說:“這遲來的春天,總比沒來好。”
興趣不能當飯吃 現實終究是現實
黃國東說,出爐后的蛋撻若首個小時內不售罄,下場則是全丟垃圾桶,這樣顧客才能永遠吃新鮮蛋撻。黃國東的故事再次告訴我們,現實與理想是不能併存的。 當初,黃國東眼睜睜看著父親把品泉茶樓結束,除了因為認為自己沒能力管理之外,另一原因是為了興趣---攝影。 他自豪地說:“店前橫幅上的照片全都是他自己拍攝的,還有名片上餅的照片也是我的傑作。” 黃國東中學畢業后,就跟著堂哥學攝影,雖然沒有上過正統的攝影課程,不過數年經驗累積,還是有一定的攝影水準。 這也就是為什么,他寧願看著品泉茶樓結業,也不想放棄興趣。
等待再續前緣
不過,人往往總在最后關頭,得向現實低頭。 “攝影這份工作也是和別人打工,但品泉已經有客源,有設備,是一個屬于自己家族的事業,為何不自己做老板呢?” 最終,黃國東也選擇了放棄興趣,坦然面對這現實的世界,這家傳的祖業。 詢及何不在業余時間,繼續自己的興趣,他直截了當的回答:“哪有時間?” 他計算著,早上4時至中午12時開店賣餅,回到家后約中午1時至晚上9時做餅,然后后倒頭大睡,隔天重複一樣的時間表。 看起來,這攝影的興趣只能等哪一天,他事業有成之時,再續前緣吧!
精緻小巧中餅吃 造就未來大計
品泉的顧客來自各階層人士,其中以上班族及家庭的客人居多,黃國東妻子也常在店里幫忙。雖然只是剛重新開始營業不到兩年,不過黃國東心里也是滿懷夢想的希望著,有一天......
“品泉可做到像城中著名的西餅Auntie Anne一樣,每個人可帶著精緻小巧的中式餅邊走邊吃,否則就坐下品嚐奶茶咖啡。”
他說,西餅是非常甜的食物,但還是廣受大眾歡迎,這是因為西餅小,不會膩,中式餅也可製成小巧型。 品泉重新營業后,餅的美味及手藝不但沒變,而且還多了幾重市面上未有的新式餅,例如檸檬口味老婆餅及咸蛋酥,都是黃國東從海外參考回來的創新作品。
欲請專人打理
“隨著時代轉變,我已將部分餅的形狀改小,方便食用及攜帶,目前精緻小巧的蛋撻正是本店暢銷食品。” 由于以前常看父親與親友因為感情牽絆,往往在做起生意來,對人甚于對事。 “將來品泉業務漸上軌道,我會選擇請專業人士來管理,而不是自己人。” 那豈不是要將做餅的手藝外傳? 他卻笑言:“我一雙手只能做十大盤餅,但一個腦卻可做出100大盤餅。”
報導:吳俐瑩 《中國報》
Wednesday, July 8, 2009
美洲茶室(2)
Tuesday, July 7, 2009
美洲茶室(1)
店名:美洲茶室
成立年份:1939年(70年)
創辦人:曾駒、陸蓮
掌門人:曾慕鴻
傳奇:兩代人在茨廠街經營咖啡店逾70年,更是茨廠街碩果僅存的傳統咖啡店之一。
茨廠街的百年老店,空間廣闊,其實相當適合經營咖啡店,惟租金太貴,又被外面檔口阻擋外觀,所以一間又一間傳統咖啡店陸續倒下,目前所剩無幾。
其中一間就是坐落在茨廠街63號門牌的美洲茶室,雖然走過70年光陰,但或許還等不到下一個10年,就要被迫結束營業。
親力親為撐起咖啡店
美洲第二代管理人曾慕鴻,熟客都稱呼她“女姐”,今年同樣也是70歲,12歲到店內打理店務,41歲正式接手,除了其中6年退居幕後,交由誼弟管理外,本身已經不知不覺在老店待了半個世紀。
隨著近年來生意一落千丈,檔口租戶紛紛離開,女姐在1年前開始,除了泡茶,還必須兼經營粥及豬肉粉檔口,並在兩名工人的協助下,“一腳踢”撐起了整間咖啡店。
由於美洲與李霖泰巴剎毗鄰,為了配合清晨客的時間,女姐每天清晨5時30分開店,直到下午3時30分,所以一大清早就可以發現女姐在咖啡店打點,無論是熬湯、準備食材,都難不倒女姐。
相處半世紀難捨老店
其實,美洲目前的生意量根本無法負擔店鋪的租金,女姐惟有把廚房後面的空間,出租給巴剎小販擺放冰箱,加上其他收入,剛好可維持咖啡店的操作。
雖然外界會好奇,利潤無法維持成本,為何女姐還堅持鎮守老店,女姐解答說,就是那一份“不舍”之心,畢竟她與老店“相處”逾半個世紀,從年輕做到年老,根本無法接受突然要離開老店。
3年前業主已經致函聲明,準備出售老店,並標價逾300萬令吉,所以女姐就算多麼不舍,也要隨時面對結束營業的現實。
有鑒於此,女姐已經多次收拾好大包小包。她樂觀地說,由於經濟放緩,茨廠街老店變成有價無市,所以她格外珍惜與老店接下來的相處時間。
樓上單位10年前曾失火
美洲近年來被其他檔口阻擋,雖然與巴剎毗鄰,但是卻相當隱蔽,稍加不留意不會見到此間歷史悠久的老店。這家老店已經有百年的歷史,其中有70年的光陰,都屬於美洲經營。
美洲樓上單位在10年前失火,住戶被迫遷出,幸好店內許多百年歷史的柜台、桌椅都沒有燒毀,屬於不幸中的大幸。
星洲日報/大都會‧2009.07.06
Monday, July 6, 2009
建发药行(2)
转型抗衡冲击 售药为副看病为主
吉隆坡茨厂街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热闹的街道,拥挤的档口成行成列,来来往往的人群和此起彼落的叫喊声,把建发药行完全淹没了。
但是,熟悉建发药行的人,还是能够轻而易举的找到它的所在。建发药行就像个深藏不露的武学高手,就算隐匿在深山,还是有人慕名而来。
事实上,建发药行的环境就是中药行业的缩影。处在大环境的洪流下,若不随着时代改变,就要依赖所提供的医药的品质保证,撑起最后一道不被击破的防线。
目前,建发药行的第二代传人,48岁的吴子日,除了是中医师之外,也是英国皇家药剂师,兼收中西之长。因此,建发药行也设有西药行,比一般中药店多一层优势。
吴子日的父亲吴建榜,即建发药行的创始人,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茨厂街一间名为广卫生的中药店工作,从中学习有关中药方面的知识和经营方式。工作近20年之后,吴建榜决定创业开设建发药行,在同一条街道开始了这一项家族事业。
吴子日指出,其父亲凭着丰富的经验经营建发药行,并且受到街坊和大众支持,加上当时没有太多同业竞争,建发药行成了许多吉隆坡居民常到的中药店。
当时,由于拥有制药的人手和器材,因此建发药行也自己制药供批发和零售,这也是五六十年代一般中药店的作业方式。同时,制成的药物如白凤丸、宁神丸、保婴丹等,还拥有自己的品牌,各药店因此以各自擅长的药物,作为自己的生招牌。
中药在当时的华人社会有不俗的口碑,对药物的寻求日益提高,因此,建发药行积极向香港争取其他中药的代理权,为本地华裔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。
当时西药在大马还未有自己的专卖店,建发药行代理的西药让病人有另一种选择。吴子日表示,这种情况在本地出现西药行,和西药代理权中止后才改观,中药店转为只是售卖自身的中药。
60年代开始,中药店开始面对不同竞争,无论是国内或是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的区域竞争,都冲击着这个行业。建发药行凭着早期累积下来的资金,继续坚持经营下去。
七八十年代的中药行业面临经济下滑的影响,在行情和市道不佳的情况下,建发药行依靠毅力和之前建立的基础,依旧在行业内站稳一个席位,但已可以预见未来的考验将会更加艰巨。
眼见中药店的生意面对冲击,身为父亲的吴建榜已经察觉到西方医学将对中医造成影响,因此除了让吴子日接受马来西亚中医学院的中医教育之外,更送他到英国接受西方医学训练,考取英国皇家药剂师的资格,为建发药行的未来建立另一层保障与优势。
这个决定为建发药行打下了转型的基础,至少与其他转型的中药店比较起来,建发药行无需以售卖杂货的形式出现。吴子日是药剂师,可设立西药行售卖西药,因此将中西药行合并一起,平衡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。
吴子日表示,由于父亲吴建榜经营建发药行数十年,不想轻易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,直至他于2000年接掌后,才开始衡量转型的可行性。
“我们目前能够提供中西医的诊病谘询,这也即是说我们已经逐渐转型,至少已经从原有的纯中医药,转变为中西医药结合的方式。”
建发药行的转型,并不只是在中药和西药的结合,还包括内在的经营模式。它已从售药的传统中药店,变成以替病人看病的医疗为主,这是建发药行一个重大的转变。
售药面对价格竞争 医疗更具经济效益
尽管建发药行不是彻彻底底转型,也不是以包装或宣传的方式捉住顾客的心,但却翻转了建发药行的本质,即从纯粹的中药行业,变成以中医为主的行业。
中医和中药息息相关,但又各自发展。目前大马中医的专业水准已有显着提升,尽管政府先管制中药,但是,中医针灸获得不少国家认同后,促使中医有一个非凡的大跃进。
中药行之间一直存在价格竞争的问题。吴子日觉得,纯粹出售药物将面对价格竞争,并且不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,因此,他决定注重医疗方面的发展,尤其是以中医为主。
从建发药行目前的门面来看,中药还是建发药行的金漆招牌,但已有不少人前来问诊。外人看来或许只觉得多了中医服务,实际上,在建发药行驻诊的中医师阵容鼎盛,包括李立明、陈宝春、林德豪、林天明、李国良等,中医诊所的势头已经渐渐与中药店不相伯仲。
吴子日是中医师,亦是药剂师,这个优势在建发药行的转型上成为关键的一环,再加上他与一群中医同道合作开办中医学院,能够从中发掘和培训具有潜质与才能的新中医师,都成为建发药行转型的有利条件。
对于目前转型成果的满意程度,吴子日表示,还会继续加强各方面的努力,因为一旦满意,就不会再进步。
建发药行从售卖中药转成以中医治疗为主,只是其中一个参考例子,却并非适用于其他中药行。因此,在作出转型决定前,业者需要再三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步伐,以免转型不成,陷入另外一个更大的困境之中。
朝八晚十工时太长 将面对接班人困境
如果说中药店无法获得巨大利润,中药店却又开了一间又一间。在这种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下,从外表看来它们还能有不错的盈利,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
吴子日说:“传统的中药店并不是真正能够赚钱的行业,这些都是省下来的钱啊!这个行业的工作时间从早上 8时开始,晚上10时才休息,几乎全年无休的工作,只在农历新年休息一两天,根本没有时间花钱。”
这样的工作方式是早期华人在大马谋生的典型,如今的华人子弟多没有如此刻苦的毅力,抵受不了这种工作方式,例如无论是吃饭、睡觉和工作,都在同一个地方,年轻人根本无法接受。“因此,他们不会投入这个行业,除非他们没有选择。”吴子日无奈的表示。
这即是说,传统中药店这个行业面临青黄不接的情况,无论中药店拥有如何丰富的历史背景,或这是一个受尊敬的行业,但10年或20年后,谁来接班管理,将成为恼人的问题。
建发药行选择强化医疗诊病的部份,可能也是另外一种解决接班人问题的方式。短期内还未有任何迹象证明是否可行,但至少是一个勇敢和主动的尝试。
-转载中国报精彩系列2005年
建发药行(1)
位于吉隆坡茨厂街门牌五十九号的建发药行(Kien Fatt Medical Store)是一间具有约60年历史的药行,而它正如一面镜子,反映着近代中药店的沧海桑田。
建发药行东主吴子日指出,现在到处都有中药店,已没有人会特地到某一间中药店采购药材,目前顾客多以街坊、附近的工作人士和遊客为主。
他说,仅是依靠售卖中药生存并不容易,因此中药店兼卖廉宜杂货,成了另一种经营方式,以求吸引顾客上门,但是,现今许多霸级市场的杂货价格更低,严重的打击了中药店的生意。
中药店被视为传统行业,其经营方式是依靠长时间的工作,来赚取微簿的利润,因此,年轻一代多不愿投身这个行业,导致面对接班人断层的危机。
吴子日说:“我们的工作时间从早到晚,一年内的休息时间只在农历新年那一两天,年轻人根本不能接受这种方式,除非他们没有选择。”
这个行业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,年轻人不愿投入中药店,让其前景起了更大的问号,而传统经营方式在这样讲求包装、宣传和效率的时代,还有多久的立足时间和怎样的立足空间呢?这些都是值得深思与关注的问题。
顺应时势勇于求变 投巨资包装塑品牌
随着讲求包装、品牌、宣传的时代的到来,中药店也逐渐蜕变,但这样的改变仅在少数,无论是在大马或是在国外,寻求改变要面对的就是资金问题。
吴子日指出,余仁生和香港的位元堂就是从中药店转型后的例子,它们都付出了巨大的资金,重新包装中药,经过大量的宣传之后,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。
余仁生,在大马创业,总部设在新加坡,由于勇于改变,其销售店偏佈大马、新加坡、中国及香港。“但是,大马单独经营的中药店,是不太可能做到这点的。”
事实上,在大马以传统方式经营的中药店佔绝大多数,但是,还是有些中药店业者勇于踏出第一步,并且赢得不俗的成绩,其中包括信兴祥与阿业靓汤。
此外,拥有336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也是从传统中药行业,重新塑造和定位的成功例子,这家曾受雍正皇帝钦定供应御药的中药店,经过数次的人事变迁和时局变更后,目前除了在中国国内无人不晓之外,更以保健养生的形象开拓海外市场,大马也是其中一个立足点。
至于选择以不变应万变,继续用原有的方式经营的大马传统中药店,只有通过其他附加的方式吸引顾客的目光,如推荐养生保健的物品,让顾客了解适当保健的重要性,以此增加盈利。
但是,吴子日表示,这种争取盈利的方式亦受到挑战,不少以讲求保健为主的直销行业,逐渐成为中药店的竞争者,而直销业者通过精致的包装增加吸引力,中药店因此失去了不少的顾客。
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,中药店业者似乎只能坚守品质这最后一道防线,但这还能撑多久呢?或许,只能期待有大财团看到中药店的潜在能力,进行收购并发展成连锁店,才有办法改写中药店的生命线吧!
-转载中国报精彩系列2005年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