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rch 26, 2009

茨廠街名字的由來


*人人都说它从前叫薯厂街,原来是真的。



茨廠街名字的由來,和葉亞來有很大的關係。話說在1880年,葉亞來在現今茨廠街這個地方開設了一家茨廠,茨即是木薯的意思,茨廠是專門生產木薯粉供出口到國外。但茨廠只經營了2年時間,在次年也就是1881年就倒閉了。

正因為茨廠曾經存在過,從今以後,當地華人就把這個地區稱為茨廠街,而這名稱也就一直流傳了百餘年之久。
至於Petaling Street稱呼的由來,則又有兩個版本的說法。其一是在陳氏書院的旁邊有一座山,叫做Petaling Hill,是當年一座亂葬崗;第二個說法則是,Petaling原是一本書的書名。無論如何,到底Petaling Street出自哪裡,答案早已無從追溯。

壽命只有兩年,由葉亞來開設的茨廠目前又是否有跡可尋呢?答案是:不。

茨廠早就已經不見蹤跡,而它所座落的正確位置即柏屏戲院後方的地點,也已經闢建成一間公共廁所,提供廣大市民和遊客方便之用。

茨廠街的茨廠,早就隨歷史遠去,一去不復返,今人能做的,只有追憶。

*转自茨光掠影(2)‧茨廠街故事‧從一間木薯粉廠開始 光明日報/副刊‧高寶麗

吉隆坡的历史


*1959年吉隆坡庆祝一百周年的纪念信封,证明吉隆坡在1859年就存在了。



吉隆坡的历史简介

吉隆坡在1857年建立于鹅麦河(Gombak)与巴生河(Klang)的交汇处。这解释了吉隆坡的马来语名 (Kuala Lumpur, 原意为泥泞河口)的由来。当时,雪兰莪州皇族,拉查阿都拉(Raja Abdullah)把巴生谷开放于采锡矿者,吸引了大量中国矿工来采锡。过后,吉隆坡就从而渐渐地发展起来。当时,统治马来亚的英国殖民政府也委任了称为“甲必丹”的华人领袖来掌管当地华人的事物。其中最著名的华人甲必丹为叶亚来。换句话说,吉隆坡是华人矿工发展起来的.吉隆坡在1880年成为雪兰莪州的首府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吉隆坡于1942年1月11日沦陷日军手中,总共长达44个月之久試。

在1957年,吉隆坡成为刚从英国取得独立的马来亚联邦(Federation of Malaya)的首都。当时,第一任首相东姑•亚都拉曼就在吉隆坡的独立体育馆(Merdeka Stadium)宣读独立宣言。1974年,吉隆坡从雪兰莪割让出来成为联邦直辖区。

*转自维基百科

我的感言.....


在吉隆坡生活了几十年,也该写写有关这城市的东西。说到吉隆坡你想到什么?什么东西能代表吉隆坡, KLCC? Shopping?夜生活?美食?

我还是喜欢有关华人与吉隆坡的故事,当谈到华人与吉隆坡,一定要说说这条街,有人叫它唐人街,有人叫它八打灵街,也有人叫它茨厂街。对,就是它,它的名字叫茨厂街。一条最能代表吉隆坡华人的街。

我不是什么历史学者,也不是什么华社研究人员,我只是一个过客。目睹茨厂街的变化,只想记录一些有关它的变化,它的故事。长篇大论的历史文章,让张集强写吧!茨厂街的美食文章,让林金城写吧!我只是想记录一点点的茨厂街,一点点的文字,一点点的相片,一点点的回忆.....

我只想茨厂街在我的脑海里还没消失前,让我记录我的感受.....

*在网络上有很多有关茨厂街的历史文字记录,我都会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