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uly 6, 2009

建发药行(2)



转型抗衡冲击 售药为副看病为主
吉隆坡茨厂街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热闹的街道,拥挤的档口成行成列,来来往往的人群和此起彼落的叫喊声,把建发药行完全淹没了。

但是,熟悉建发药行的人,还是能够轻而易举的找到它的所在。建发药行就像个深藏不露的武学高手,就算隐匿在深山,还是有人慕名而来。

事实上,建发药行的环境就是中药行业的缩影。处在大环境的洪流下,若不随着时代改变,就要依赖所提供的医药的品质保证,撑起最后一道不被击破的防线。

目前,建发药行的第二代传人,48岁的吴子日,除了是中医师之外,也是英国皇家药剂师,兼收中西之长。因此,建发药行也设有西药行,比一般中药店多一层优势。

吴子日的父亲吴建榜,即建发药行的创始人,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茨厂街一间名为广卫生的中药店工作,从中学习有关中药方面的知识和经营方式。工作近20年之后,吴建榜决定创业开设建发药行,在同一条街道开始了这一项家族事业。

吴子日指出,其父亲凭着丰富的经验经营建发药行,并且受到街坊和大众支持,加上当时没有太多同业竞争,建发药行成了许多吉隆坡居民常到的中药店。

当时,由于拥有制药的人手和器材,因此建发药行也自己制药供批发和零售,这也是五六十年代一般中药店的作业方式。同时,制成的药物如白凤丸、宁神丸、保婴丹等,还拥有自己的品牌,各药店因此以各自擅长的药物,作为自己的生招牌。

中药在当时的华人社会有不俗的口碑,对药物的寻求日益提高,因此,建发药行积极向香港争取其他中药的代理权,为本地华裔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。

当时西药在大马还未有自己的专卖店,建发药行代理的西药让病人有另一种选择。吴子日表示,这种情况在本地出现西药行,和西药代理权中止后才改观,中药店转为只是售卖自身的中药。

60年代开始,中药店开始面对不同竞争,无论是国内或是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的区域竞争,都冲击着这个行业。建发药行凭着早期累积下来的资金,继续坚持经营下去。

七八十年代的中药行业面临经济下滑的影响,在行情和市道不佳的情况下,建发药行依靠毅力和之前建立的基础,依旧在行业内站稳一个席位,但已可以预见未来的考验将会更加艰巨。

眼见中药店的生意面对冲击,身为父亲的吴建榜已经察觉到西方医学将对中医造成影响,因此除了让吴子日接受马来西亚中医学院的中医教育之外,更送他到英国接受西方医学训练,考取英国皇家药剂师的资格,为建发药行的未来建立另一层保障与优势。

这个决定为建发药行打下了转型的基础,至少与其他转型的中药店比较起来,建发药行无需以售卖杂货的形式出现。吴子日是药剂师,可设立西药行售卖西药,因此将中西药行合并一起,平衡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。

吴子日表示,由于父亲吴建榜经营建发药行数十年,不想轻易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,直至他于2000年接掌后,才开始衡量转型的可行性。

“我们目前能够提供中西医的诊病谘询,这也即是说我们已经逐渐转型,至少已经从原有的纯中医药,转变为中西医药结合的方式。”

建发药行的转型,并不只是在中药和西药的结合,还包括内在的经营模式。它已从售药的传统中药店,变成以替病人看病的医疗为主,这是建发药行一个重大的转变。

售药面对价格竞争 医疗更具经济效益
尽管建发药行不是彻彻底底转型,也不是以包装或宣传的方式捉住顾客的心,但却翻转了建发药行的本质,即从纯粹的中药行业,变成以中医为主的行业。

中医和中药息息相关,但又各自发展。目前大马中医的专业水准已有显着提升,尽管政府先管制中药,但是,中医针灸获得不少国家认同后,促使中医有一个非凡的大跃进。

中药行之间一直存在价格竞争的问题。吴子日觉得,纯粹出售药物将面对价格竞争,并且不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,因此,他决定注重医疗方面的发展,尤其是以中医为主。

从建发药行目前的门面来看,中药还是建发药行的金漆招牌,但已有不少人前来问诊。外人看来或许只觉得多了中医服务,实际上,在建发药行驻诊的中医师阵容鼎盛,包括李立明、陈宝春、林德豪、林天明、李国良等,中医诊所的势头已经渐渐与中药店不相伯仲。

吴子日是中医师,亦是药剂师,这个优势在建发药行的转型上成为关键的一环,再加上他与一群中医同道合作开办中医学院,能够从中发掘和培训具有潜质与才能的新中医师,都成为建发药行转型的有利条件。

对于目前转型成果的满意程度,吴子日表示,还会继续加强各方面的努力,因为一旦满意,就不会再进步。

建发药行从售卖中药转成以中医治疗为主,只是其中一个参考例子,却并非适用于其他中药行。因此,在作出转型决定前,业者需要再三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步伐,以免转型不成,陷入另外一个更大的困境之中。

朝八晚十工时太长 将面对接班人困境
如果说中药店无法获得巨大利润,中药店却又开了一间又一间。在这种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下,从外表看来它们还能有不错的盈利,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

吴子日说:“传统的中药店并不是真正能够赚钱的行业,这些都是省下来的钱啊!这个行业的工作时间从早上 8时开始,晚上10时才休息,几乎全年无休的工作,只在农历新年休息一两天,根本没有时间花钱。”

这样的工作方式是早期华人在大马谋生的典型,如今的华人子弟多没有如此刻苦的毅力,抵受不了这种工作方式,例如无论是吃饭、睡觉和工作,都在同一个地方,年轻人根本无法接受。“因此,他们不会投入这个行业,除非他们没有选择。”吴子日无奈的表示。

这即是说,传统中药店这个行业面临青黄不接的情况,无论中药店拥有如何丰富的历史背景,或这是一个受尊敬的行业,但10年或20年后,谁来接班管理,将成为恼人的问题。

建发药行选择强化医疗诊病的部份,可能也是另外一种解决接班人问题的方式。短期内还未有任何迹象证明是否可行,但至少是一个勇敢和主动的尝试。

-转载中国报精彩系列2005年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