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September 10, 2009
雪隆广肇会馆
擁有120 年悠久歷史,為雪蘭莪及吉隆坡著名社團之一的「雪隆广肇会馆SELANGOR & FEDERAL TERRITORY KWONG SIEW ASSOCIATION」,過去歷盡滄桑,於今依然屹立首都,其中興革,當有足道之處,藉供各界對華人社團歷史研究作參考之資料。
創立經過
早在1886 年,廣州府(十六縣:番禺、南海、順德、中山、東莞、寶安、新會、台山、從化、龍門、三水、清遠、花縣、增城、佛岡、赤溪)、肇慶府(十六縣:高要、四會、新興、高明、開平、鶴山、恩平、廣寧、封川、雲浮、開建、鬱南、羅定、德慶、陽春、陽江)兩府三十二縣同鄉,梯山航海,蒞臨斯土者,為數甚眾。僉認為聯絡鄉情,溝通聲氣,亟應成立集合之所,因而發起組織宗親會館,以應環境所需,乃由趙煜、王春臨等君,倡建會館。趙君並慨捐鉅款,以為之倡。當時廣肇人士,群起響應,三行工友,擔任義務建築,藍領同鄉,負責免費運輸,商店捐贈傢俬,群策群力,萬眾一心,充分表現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之崇高精神。故巍峨壯麗之會館,遂於1888 年(即光緒十四年),正式落成,建築古色古香,富有東方色彩,會堂面積一萬餘方尺。
設法置業
会馆落成後,廣肇先賢,鑑於有了堂皇館舍,如無固定收入,實難維持久遠,特向富有同鄉趙煜及東興隆陸佑等君,請求免息借款,俾得購置舖業,其後各受託人葉觀盛、陸佑、廖安娘、陸秋傑、辛百卉、張郁才、廖榮枝等君,均贊成斯旨,給予大力協助,先後購置暗邦律十五號、十三號,老北塞街廿三號(Jalan Lebuh Pasar),道理巷四號、六號、諧街一四七號、一四九、及一七零等舖屋,然後分期收租清還。1974 年,更將諧街一四七、一四九兩屋拆除,改建六層新型大廈。
1994 年,關帝廟重修。1998 年,老北塞街收回以後,因歷經年歲失修,所以眾董事決定重修及加建一層,費用估計30 萬元,並於1999 年6 月完工,會館基礎,更趨鞏固。
排難解紛
當会馆成立初期,首要任務,除加強同鄉聯繫,發揚互助精神,對於同鄉發生糾紛,更盡力代為調解。除廣肇兩府同鄉外,即別府鄉親,遇有糾紛,亦常向会馆投訴,以免對薄公庭。當時各方評語:「其門如市,其心如水」,可見當時投訴者之信任與踴躍,及判斷者之公正廉明。
設圖書館
1924 年,為使此間同鄉,得以了解中國情況,社會動態,特開辦圖書報社,分向新加坡、香港、廣州、東京、上海、北京、天津等地報社,訂閱20 餘份報刊,讓各界閱覽。每天自晨至暮,川流不息,對啟發民智,傳播新知發生很大作用。翌年12 月1 日,再創辦圖書館,廣羅古今圖書,達3 萬餘冊,公開供人借閱。其後復蒙南洋書畫社、葉大池夫人、歐陽雪峰先生、黎耀聰先生、丘壽恩先生、冼玉枝女士、梁長齡先生等,各將家藏珍籍,慨贈該館,遂使藏書益加豐富,更吸引各界閱書興趣;在全盛時期,每年閱覽人數,打破6 萬以上之記錄。百多餘年來,對於中華文化之發揚,社會教育之推進,貢獻殊偉,目前圖書館仍在積極改善與發展,惟圖書報社,由於戰後各學校社團商號,多已自行訂閱,而外地報章,又因環境關係,禁止入口,閱書報社之重要性,業已減低,致現有規模,大為縮小。1999 年開始,董事部將圖書館重新策劃,並賦予更大之使命,擴展成為俱有特色之圖書館暨資料中心。除收集雪隆廣肇會館兩府三十二縣之歷史文獻之外,同時徵求全馬各地廣肇会馆,以及中國要求提供有關方面之寶貴資料,以豐富充實館藏。
為紀念先賢趙煜君,捐款獻地,倡建会馆之豐功偉績,故命名為「趙煜圖書館暨資料中心」作為紀念。
創立義學
1927 年,該館鑒於英校僑生,幼年入學,即習蟹行文字,對於本身文化,完全忽略,長此下去,難免數典忘祖,亟應設法補救,爰設立華文半日學校,俾上下午在英校肄業學生,得有機會補習華文,並聘請房新民博士任校長。50 年來,造就了不少中英文兼通人才,深獲社會好評;中國前駐隆領事許孟雄君,在參觀該校後,特別讚美義學,發揚中華文化,及對英校僑生之偉大貢獻。教育家馬相伯,在該校10 週年紀念時,更寄來寓意深長之題辭:「英屬吉隆坡,僑胞愛國熱,子女入彼校,少小饒鴃舌,漢文雖國粹,不在科學列,父老憂被化,廣肇義塾設,語文貫中西,佉盧與倉頡,成立僅十年,濟濟多俊哲,但願熱腸人,繼續莫中輟。」該校校舍,在拆卸改建六層大廈後,在會館後座,增建一座兩層之新校舍,弦歌不輟,永奠百年樹人之基。
载自雪隆广肇会馆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