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September 12, 2011

受影响的单位(6) -----西湖饭店


李福强与太太叶秀清翻看旧照片,勾起大家对西湖饭店的回忆。(图:光明日报)


这是西湖饭店的旧址,也就是现在的紫藤,当时年纪尚轻的李福强努力埋头苦干。(图:受访者提供)


西湖(合记)饭店

西湖提供三餐温饱35年‧饭店人情味留住老街坊
说起苏丹街西湖饭店,相信一般茨厂街和苏丹街的老街坊都非常熟悉,一般都会称饭店为“西湖”,不少街坊会在“西湖”解决早午晚三餐。

西湖饭店与其他店舖一样,都是传承上一代的家族生意。目前饭店老板李福强自24岁就从父亲手中继承饭店,年纪轻轻的李福强拿著锅铲在档口里煮煮炒炒,度过了35个年头。

李福强在苏丹街成长,成家立室,目前孙子已有6个。他依然每天在档口里拿著锅铲,没有一丝倦怠。他说:“这是生意啊,养活了我们5个家庭,养大了18个孩子,现在还养著我们的孙子呢!”

西湖饭店广受街坊欢迎的原因无他,这里的煮炒款式多,价钱大眾化,更重要是,老街坊难捨“西湖”特有的人情味。
苏丹街每一间老店蕴藏其独有的故事,西湖饭店除了是一家为食客提供三餐温饱的餐厅,这个旧式餐厅更记载著一个勤奋家族的故事。

这个饭店养活了5个家庭,李福强与兄弟姐妹的家庭都依靠它生存。他们都是典型辛勤的华裔商家,每天忙碌地在厨房及楼面打转。

营业19小时没午休
想知道张家有多勤劳吗?西湖饭店每天清晨7时营业,直到凌晨1时才打烊,期间没有午休时间,连续做足19个小时。
就连饭店隔壁的“新丽士”玩具批发商王俊庭也对这家人讚不绝口,看来这家人的辛勤工作態度早已闻名苏丹街。
“严格来说,西湖每天仅关店一小时,虽说他们是凌晨1时就关店,但往往完成收拾店面工作时也大概凌晨3时了,清晨4时又有人来准备早市了,他们这家人真的很勤劳!”

这家人秉持著上一代的拼搏精神,为的就是让整个家庭有一顿安乐茶饭。

李福强与其中一个弟弟分別娶了一对姐妹花,各自生育孩子,孩子长大后也陆续娶嫁,目前他已是6个孙子的爷爷,这个家庭逐渐壮大热闹起来。

李福强说,家庭成员皆分工合作,每天轮班,確保餐厅从早上营业至半夜。
餐厅生意不容易做,从厨房煮炒、收拾楼面、选购食材及收账等,都是他们一家人一手包办。

在餐厅里,竟然还发现一个铁架婴儿床。原来张家每个小孩几乎都在此床架睡过。“没办法,大人在饭店里忙碌,就把孩子也带来店內,方便照顾。”

这床架目前已轮到李福强的孙子在睡了。李福强突然细声感嘆,“我还以为这间饭店能传承多几代,可是现在……”

限半年搬离太仓促
也难怪李福强会如此感慨无奈,大半辈子都生活在苏丹街,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。这里犹如他们的第二个家园,若饭店他日被拆除,另觅一个家谈何容易。

对政府徵地一事,他表示不认同政府的处理手法。他说:“我们不反对捷运工程发展计划,但政府也得让我们有充裕的时间,而不是发出征用土地信件后,就限制我们在半年內搬离,这也太为难了。”

西湖饭店在苏丹街有数十年歷史,若要他们在半年內就割捨这一切,叫这一家大小该何去何从?

经歷513事件709大集会
西湖饭店在苏丹街数十年,经歷了多项隆市大事蹟,包括“513事件”及刚发生的709大集会。
叶秀清及叶秀霞两姐妹在文化街出世,两人都在此经歷了513事件。“当是才十来岁的我们还不知道发生甚么事,妈妈还带著我们到半山芭看戏,之后才由爸爸急忙送我们回家。”

709生意很好
叶秀清也兴奋地与大家分享709当天的点滴,“那天我们如常开档,街上满是人潮,我们的生意很好呢!”
谈及当天苏丹街及茨厂街一带的商家在709当天皆纷纷关店,叶秀清豪迈地说“怕甚么呀?我们都是在这里出世及长大,这里就是我们的家。”

“在家有甚么可怕呢?这里可是我们的避风港。”

苏丹街地標之一
西湖饭店整栋楼层的业主为黄润昌先生,李福强是租户之一,两人多年来维持良好的宾主关係。已退休的黄润昌笑称,现在准时交租的租户买少见少了。

访问当天,黄润昌、李福强、叶秀清及叶秀霞(叶秀清的姐姐)难得在场,大家围成一桌开始说起往事。
西湖饭店整栋楼层是由黄润昌父亲於60年代购买,原是战前的双层楼旧式房屋,之后出租给一间叫“广安场”的杂货店。
直到1984年,黄润昌决定重新加盖至目前的5层楼建筑物;之后底层就出租给西湖饭店,其他楼层则出租给其他单位。

2间西湖工人送错货
西湖饭店又名“新翠园”,店面原址是目前的紫藤,之后才搬迁至此。
西湖饭店在苏丹街创出名堂,国內外旅游也曾介绍此饭店,已成为该条街道地標之一。
由於亚罗街也有一间叫“西湖”的餐厅,两间“西湖”时常混淆了送货工人,令他们时常送错货。每当看见送上门的货品“货不对版”时,都令他们啼笑皆非。

2011-09-06 (光明日报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